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辛丑1901年,清廷代表與英、美、俄、法、德、意、日、奧、比、西、荷十一國外交代表簽署《辛丑條約》時,只能接受條約中讓“每個中國人賠償一兩白銀”的羞辱性條款;辛丑2021年,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上,中方代表楊潔篪、王毅直面美方的挑釁,發言字字鏗鏘、擲地有聲,并提醒美方注意說話態度。
材料二:話語權即說話的權力。話語權有個人話語權、民族話語權、國家話語權等等。
請聯系兩則材料,以“話語權”為論域,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范文:
搶占話語權高地
辛丑條約的談判桌前,清廷在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面前惟命是從;辛丑2021年的中美談判桌前,王毅怒斥美國插手中國事務的老毛病該改一改了。談判桌其實是一個“特殊意義”的戰場,它就是一個國家實力于談判桌前的延伸,話語權必須以經濟、科技實力為后盾,王毅的理直氣壯、擲地有聲,表明現在的中國已經站起來了。(評:綠色內容是概述材料,藍色內容是議論分析,這段議論擲地有聲音,直達本質!)
“話語權”這一概念的直接來源,出自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碌摹皺嗔υ捳Z”一詞?!霸捳Z權”是一種特殊的權力,一方面它以經濟實力、科學技術等硬實力為基礎,另一方面它是一種操縱性、基于合法性的權力,通過傳媒和文化進行傳播,需要得到受眾的信任及認可。(評:解釋概念,界定議論范圍,讓讀者進一步明確作者要談什么,為后文的分析作鋪墊。這是高明的做法,值得學習!)
中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已走在世界前沿,但為什么話語權還是比較弱小呢?(評:這個問題提得深刻,且有現實意義,又緊扣標題!)從外國來看,話語權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擁有強大的延續性。不得不承認,西方媒體仍然很大程度上于國際輿論場上掌握了塑造中國形象的主導權,它們構建了一套完整的西方將中國進行負面評價的話語體系。據調查顯示,借助西方媒體獲取對中國認知的受眾比例高達68%,僅有22%的西方受眾通過中國媒體了解中國?!袄鋺稹苯Y束后,西方國家將自由、平等、民主、人權作為“普世價值”將中國妖魔化為“專制”“暴政”“毫無人權”的國家,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曾提出“文明沖突論”,宣稱“中國崛起是核心國家大規模文明間戰爭的根源”。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提升,西方又炮制出新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新的話語體系;還有西方媒體的雙重標準對中國事件的曲解與放大。
從內因來看,首先是國人的自信不足。在美國批評中國時,無論信息來源多不靠譜,故事多么聳人聽聞,有人照單全收,只顧反思“中國人的劣根性”;當中國的報告客觀真實地指出美國社會存在的問題時,有人第一反應是尋找漏洞,加以嘲諷,對真實準確的數據卻嗤之以鼻,認為自己看透了真相。就以中美的《人權報告》來為例,美國有的是本國調查機構不知從哪里來的各國個人權利、公民權利的大量資料,而中國用的卻是聯合國的準確數據,及美國本國領導人的公開講話及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中國的《人權報告》首先在取證方面就遠勝美國,而國人中總有人不質疑美國《人權報告》的不合理性而全盤照收,而對中國的《人權報告》卻置之不理。(評:非常佩服鎮海中學的高三學子,能用國際視野與歷史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提出的問題很有現實性,然后從內因與外因兩個角度闡述,道理講得透,事例列舉準確,而且“高大上”,語文素養的體現?。?span style="display:none">jSS答案圈
其次,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目前的話語體系傳播效果欠佳也是影響中國話語權的另一重要因素。一方面,中國“宣傳式”“官方化”的話語體系難以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無法轉化為影響力;另一方面,中國的現狀與國情需要用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解讀,現在卻用西方話語體系解釋中國現象,這就難免驢唇不對馬嘴。(評:第三點原因是次要的,寫得其對簡單,體現了思維的全面性,也為下文的“怎么辦”作了鋪墊,使文勢貫通?。?span style="display:none">jSS答案圈
那么,我們到底應該怎樣面對這種現狀呢?首先發展經濟,提高科技實力,這是根本性的;其次應加強國人的文化自信,強化國家認同感;最后還要創新中國話語體系,發出中國的聲音。(評:“怎么辦”的問題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點到即止?。?span style="display:none">jSS答案圈
畢竟,話語權的高地,我們不去占領,他國就會占領?。ㄔu:“畢竟”一詞其實用得很妙,妙在一種總結、讓步強調的語氣!照應標題)
備案號:鄂ICP備20003817號-2 聯系方式:1872935735@qq.com
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絡轉載或網友提供,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